top of page
搜尋

從繪本到文本—細說《小黑、阿爾的故事》創作歷程

已更新:2021年12月17日

《小黑、阿爾的故事》隨着尾場的現場小提琴演奏小朋友 Sean拉完最後一個音韻,回望飾演小黑的演員 敏沖,再接著燈漸暗至全黑為止,整個演出終於完成了。在等待謝幕燈光再亮起時,那一刻作為導演的眼眶已經模糊了;一幕幕由最初構思在腦海中,慢慢隨着不同崗位的伙伴加入,一步一步完成整個創作歷程。從第一次圍讀、綵排、串排、再細排、再串排、再再細排、再再串排到入劇院技術綵排、到總綵排,到首演、到最後完成第12場的演出,曲終人散!整個過程經歷了接近半年。


一段段的創作歷程、一個個的導演決定、一陣陣的喵喵聲和炸彈着地聲充斥在自己的腦袋裏。回想最初決定改編好友 Auntie Van Van的兩本繪本故事時,第一個導演構思的目標,就是要把兩個演出也限時於30分鐘內完成。憑藉過往到海外考察兒童劇後的體會,一個優秀的兒童劇演出,並不是要長篇大論,相反簡而精,直接令觀眾在有限的時間內,在劇場內感受現場演出的震撼尤其重要。兩個不同的繪本故事,促使大膽地嘗試以兩種不同的表演風格呈現。


《小黑》描述一隻被遺棄的貓仔如何在一天內,從不同的伙伴身上體驗了成長的每一步!作為導演選擇了「小丑」的表演形式。希望選擇最精簡的文字,配合演員豐富的形體動作,刺激小朋友運用想像力欣賞四位演員總分別飾演17個角色,過程中沒有華麗的服裝及布景轉換。大家還記得嗎?小黑的角色是由演員開場與觀眾互動開始,小朋友教曉演員如何扮貓叫,再在他

們面前由一位說書人搖身一變成為小黑。現場演出就是需要觀眾的想像力參與,短短30分鐘的演出分為10個場景,每一個段落都運用了不同的創意設計:豚鼠阿寶帶領小黑穿梭街角找食物,就是運用日常生活常見的紙皮箱,在舞台上抛來拋去,編織出一個個跳躍的畫面、公園小孩利用「看不見的三文治」引小黑和阿寶的注意、小黑與只出現大頭和巨爪的大丹狗追逐遊戲、兩個魚販的錯摸慢動作捉小黑片段、露宿者與小黑的心情對話、小黑與野貓的惹笑爭食對決、小黑夢中回憶一天的遭遇、到最後小黑變小白……孩子們以想像力跟隨小黑遊歷了難忘的一天。小丑通常都是一個小人物,不愛說大道理,樂觀、不拘小節、一笑置之甚至自嘲的性格,往往令觀眾笑逐顏開!小黑就是有這個性格特點,所以也促成了以「小丑」的表演形式展現《小黑》的故事。


反觀描述戰亂孩子 阿爾的表現手法,是要一個用心來說故事的方式。不單止不能夠嘩眾取寵,更不可能在孩子面前直接呈現戰爭的可怕。所以最終選擇了以現場小提琴演奏、沙畫及投影,浪漫地呈現阿爾從擁有到失去的種種經歷。描述戰爭中的孩子遭遇是一個悲痛的故事,還記得在最後一場演出的熱身環節,靜悄悄地告訴小提琴現場伴奏 Sean一個秘密:其實在導演的心底裏,劇中所有人物皆因戰亂死去了,整個故事的開始,就是全靠你利用小提琴,在此帶領他們走在觀眾面前重演一段段他/她們生前的經歷,所以演出最尾的一個影像就是你回望阿爾,多謝他們的分享!一個極為悲慘的故事,利用比較浪漫的手法呈現,讓觀眾們大朋友及小朋友親身添加了自己的想像力,體會阿爾的遭遇,感受電視及電影不能相提並論的現場演出震撼。希望家長能和孩子繼續延伸分享及討論,為何阿爾的故事跟自己的不一樣?學懂珍惜身邊的人和事,盡量幫助身邊有需要的朋友,做一個好人,不枉此生!





點擊觀看製作花絮《小黑》、《阿爾的故事》2021 : https://youtu.be/h411QoDMnao




林英傑

藝術總監兼劇團經理


43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